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网络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传统的网络安全边界正在逐渐模糊,远程办公、云计算和 BYOD(自带设备办公)的普及,使得传统的基于边界的安全模型难以应对新的威胁。而面对访问者身份及接入终端的多样化、复杂化打破了网络的边界,传统的访问管控方式已经过于单一。在用户一次认证后,整个访问过程不再进行用户身份合规性检查,无法实时管控访问过程中的违规和异常行为。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作为一种新兴的安全框架,逐渐成为企业确保网络安全的首选方案。

01.什么是零信任网络访问 ?

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Zero Trust Network Access)是一种基于零信任安全原则的网络访问架构。之所以称之“零信任”,是因为它基于“永不信任、始终验证”的原则。任何用户或设备在其身份和授权得到验证之前都不被信任,不能访问资源,而是通过持续的验证和监控来确保网络资源的安全访问。这个概念在 2010 年,由 Forrester Research 分析师 John Kindervag首次提出。

零信任不但适用于企业内部网络,例如:使用在家远程登录企业内网工作的员工,参加全球会议时使用移动设备的员工。也适用于该网络之外的个人或终端设备。无论您之前是否访问过网络,访问过多少次,您的身份都是不可信的,必须再次验证。

02.企业面临的困境

企业业务云化,数据边界被打破

在当今的数字经济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其关键业务和应用程序迁移到云端,这种趋势使得企业传统的网络边界逐渐模糊甚至完全消失。同时,员工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用各种设备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远程办公已成为常态。这种分布式的工作环境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基于边界的 VPN 管控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VPN 的静态授权机制无法灵活应对动态变化的安全需求,甚至可能放大安全隐患,增加数据滥用的风险。因此,企业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无边界环境中有效管理和保护其分布式资源的安全方案,这就是零信任架构的核心价值所在。

高低密级数据混合管理,数据泄露风险增加

传统的安全模式通常将内部网络视为可信任的安全区域,但这一假设在今天的威胁环境中已经变得非常危险。一旦黑客成功入侵企业内网,他们往往能够在未经进一步验证的情况下访问内部网络上的所有资源。这种“内部默认信任”的模式极易导致数据泄露,特别是在处理高低密级数据混合管理的场景中。企业无法实时监控和控制访问过程中的违规和异常行为,使得静态的安全措施难以应对动态的威胁环境。

全球市场扩展的趋势

全球市场的扩展也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对零信任架构的需求。根据多家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全球 ZTNA 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在 2023 年至 2027 年之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超过 20% 。随着企业扩展到全球各地,零信任架构能够为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员工和资源提供一致且高度安全的访问控制,确保企业能够在多样化和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安全运营。

03.零信任垂直行业


金融行业

在金融行业,数据的敏感性和严格的合规要求使得安全问题尤为重要。金融机构处理着海量的客户数据和交易信息,这些数据一旦泄露,不仅会给客户带来巨大损失,还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传统的安全措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威胁环境,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应运而生,成为金融行业强化安全防护的重要工具。

  • 精细化访问控制:ZTNA 允许金融机构根据用户的角色、设备状态、地理位置等因素,动态调整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严格验证的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 合规性管理:ZTNA 架构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满足各类金融法规和合规要求,如 PCI DSS(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和 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通过持续监控和记录访问行为,ZTNA 可以提供详细的审计日志,方便监管审查。
  • 抵御复杂威胁:面对不断演变的网络攻击手段,ZTNA 采用“永不信任,始终验证”的策略,大幅降低了内部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确保客户数据和交易信息的绝对安全。

医疗行业

随着电子病历(EMR)的普及和远程医疗服务的兴起,医疗行业对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ZTNA 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强大的数据保护和隐私安全保障。

  • 患者数据保护:医疗数据通常包含高度敏感的个人信息和健康记录,一旦泄露将造成严重后果。ZTNA 通过严格的身份验证和最小权限原则,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医护人员才能访问特定患者的数据,从根本上防止数据滥用。
  • 支持远程医疗:随着远程医疗的兴起,医生和患者通过互联网进行诊疗已成为常态。ZTNA 能够确保这些远程连接的安全性,无论医生位于何处,都能以安全的方式访问医疗系统和患者数据,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信息泄露。
  • 合规性保障:医疗行业受到如 HIPAA(健康保险可携性和责任法案)等法规的严格监管,ZTNA 通过持续的监控和审计功能,帮助医疗机构实现合规性管理,确保患者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制造业

制造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智能制造和全球供应链的发展使得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ZTNA 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护,尤其是在保护知识产权和敏感数据方面。

  • 知识产权保护: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其知识产权上,如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和设计图纸等。ZTNA 通过动态授权和精细化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或设备访问这些敏感数据,确保企业核心资产的安全。
  • 全球供应链安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企业的供应链通常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数据共享变得越来越普遍。ZTNA 能够确保这些跨境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供应链中的数据泄露和篡改。
  • 智能制造环境下的安全保障:随着工业物联网(IIoT)的普及,制造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ZTNA 通过对设备和系统的持续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安全威胁,确保智能制造环境的安全运行。

04.基于零信任的身份管理平台,实现身份安全互联


持续自适应多因素认证(CAMFA)- 企业零信任最佳实践

对于面临更复杂的安全环境和有特殊安全监管需求的企业来说,仅用一次性的身份认证来控制对敏感系统的访问已经不再足够,用户的安全状况可能在系统会话期间动态变化。此时企业需要有持续评估安全风险技术来对用户进行动态安全系数评估,并基于该评估来决定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因素认证。

「持续自适应多因素认证(Continuous Adaptive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CAMFA)」是一种安全身份验证方法,它在自适应多因素认证(基于上下文属性判断当前安全状况以增加因素认证)的基础上增加了实时风险评估技术对用户进行动态评估安全系数。在时间维度上,持续自适应多因素认证在用户整个使用旅程中持续不断的对其进行信任评估,以决定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认证流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企业的安全得到实时监控,而用户只会在进行风险操作时被提示需要进行额外的认证。

超细粒度权限管控,坚持最小权限原则
Authing 作为领先的身份管理和访问控制平台,与 ZTNA 中的微分段技术完美结合,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安全性。通过微分段技术实现了最小权限原则,即用户只能访问其完成任务所需的最少资源。每个微段中的资源访问是严格受控的,用户必须经过身份验证和权限检查才能进入特定的微段。微分段技术有效限制了攻击者在网络中的横向移动能力即使黑客入侵,他们也只能接触到极少的信息,无法肆意横行。不仅如此,Authing 提供「管理员权限」,让权限管理回归到业务本身。根据员工职责来赋予员工不同的角色权限。系统将各类权限聚合起来组成「角色」,给后台管理员(员工)赋予不同的角色,就可以控制其在系统中可接触的空间范围,确保他们「权责分明」、「不越界」。

持续监控用户行为,实时审计日志
在现代企业网络安全架构中,持续监控与实时记录已成为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管理的核心策略。Authing 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还能提供详细的审计日志,以支持事后分析和合规性审查。持续监控实时捕捉并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设备状态、访问路径等信息。一旦检测到与正常行为模式不符的异常活动,如非正常时间的登录尝试或异常的大量数据传输,系统能够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防止潜在的安全威胁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