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ing CEO 谢扬
谈到信息时代,智能手机、5G、芯片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就必会被提及。世界如此之小,生活节奏如此之快,万千气象都要归功于 19 世纪以来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它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样貌,决定了当今社会的生活方式。
通古方能知今,当你拿着智能手机给天涯海角的亲朋好友发信时,你可曾想到 19 世纪第一次无线电电报传输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发出的信息又是什么内容?
当你乘坐地铁、出租车时,你可曾想到在 1829 年,耶德利克·阿纽什研制完成世界上第一台直流电动机,还制造了一台与之配套的迷你车辆,使电动机得以驱动车辆运行。
在人类商业发展史上,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从 18 世纪 60 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至今,科技走过了接近 300 年的历史,成为人类文明最持久的动力——蒸汽机的发明,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手段;电磁波的出现,促进了电报的发明;计算机与万维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沟通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使人类进入工业 4.0 时代。
通过了解科技发展史的脉络,为你读懂过去、决策当下、穿透未来。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蒸汽时代来临之前,人类处于农业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人类告别马车时代,迎来火车时代;告别纺织手工工厂,迎来纺织机器的变革。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史学家,格雷戈里·克拉克在《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里写道,近两百年前展开的工业革命,永久改变了物质消费的可能性。在工业革命以后,人均生活水平呈现爆发式增长。伴随人口现象级增长,一群受惠国家的人均收入开始持续增长。当今最富有的现代经济体,比 1800 年平均富裕 10 至 20 倍。
图片说明:一张图的世界经济发展史
在工业革命前的两千年,总体生产力增长很少。在这两千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世界棉花产业的扩张主要在于越来越多的人花更多的时间种植、纺织棉花——妇女们要么在农舍里坐着矮凳用小型木质纺车纺纱,要么坐在小屋前用纺纱杆和纺纱钵纺纱。尽管世界各地处理棉花的基本原理非常相似,但生产力都非常低,不足以形成规模化经营。
1736 年,瓦特被格拉斯哥大学雇佣修理一台纽可门蒸汽机。他发现,纽可门机的热量浪费太大——每一次蒸汽进入汽缸后,为了得到真空需要用冷水冷却,而下一次蒸汽进入后,需要先将已经冷却的汽缸加热,才能推动汽缸使汽缸充满高温蒸汽。在这一冷一热的过程中,热量损失太大。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瓦特解决了这个问题,瓦特自述说:“那是一个晴朗的星期天下午,我出去散步。从察罗托街尽头的城门来到了草原,走过旧洗衣店。那时我正在继续考虑蒸汽机的事情,然后来到了牧人的茅舍。这时我突然想到——因为蒸汽是具有弹性的物质,所以能够冲进真空中。如果把汽缸和排气的容器相连接的话,那么蒸汽猛然冲入容器里,就可以在不使汽缸冷却的情况下使蒸汽在容器中凝结了吧?当这些在我的头脑里考虑成熟的时候,我还没有走到高尔夫球场。”
瓦特改造的蒸汽机点燃了“工业革命”的导火线,改进后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领域——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被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每天运转 14 个小时,生产出数百万磅纱线。
机器加速了工业的发展,缩短了物品的生产时间,降低了商品的价值。技术发展促成了生产集约化,使生产组织“从手工业到领料加工”发展为“工厂制社会化大生产”,产品开始大量供应到全球各地。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信息技术的起源
作为近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起点,美国“电报之父”塞缪尔·莫尔斯可谓功勋卓著,他最早意识到了电磁学技术的兴起会对信息传输方式产生深刻改变——空气中的电磁波可以成为信息传输的最佳载体。
然而,从理论到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天堑,在理论基础不牢固、现实环境不支持、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他从无到有,通过一次次实验攻克难关。
1837 年 9 月 2 日是一个人类里程碑式的时刻!莫尔斯和他的合作伙伴在纽约大学第一次展示了如何将信息用电波传递到 500 米之外。1844 年,人类的第一个电报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向 40 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发出,内容是“上帝创造了如此奇迹“。这句话也成为 120 年后人类第一次卫星通信的发信内容。
莫尔斯的成功要归功于他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他发明了著名的莫尔斯电码,用最简单的电流通连给复杂的信息编码,滴滴哒哒的长短音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乐章;他发明了点线发报机,极大地简化了电报信息的收发过程。长距离通信的困难,被莫尔斯分解为数个短距离通信的课题,继电器的发明使得电报信息可以传播数百英里以上。
1843 年,在美国国会批准下,人类第一条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 40 英里长的电报线路被建设,标志着人类终于迈入了光速通信的技术时代。
电磁波被发现以后,很快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应用,无线电是最引人注目的重大应用成就。马可尼已经发现,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这帮助他开通了英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无线电报。
1901 年 12 月 12 日,意大利人马可尼在加拿大纽芬兰的信号山山顶放了一只风筝接收到了来自遥远英国波尔社基站发出的信号——摩尔斯电码 S !由此,人类第一次不依赖任何实物,用看不见的媒介——无线电波穿越大洋,连接世界。
无线电波的传输过程中,距离始终是最大的技术难题,因为电信号会随着距离增加而平方衰减,是无可更改的物理事实。与马可尼同时期的发明家特斯拉,尽管也意识到无线电的广阔前景,却陷入了无线输电的误区。无线输送信号和无线输送能量,一念之差使得特斯拉走上了和马可尼截然不同的失败道路,而马可尼则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一步步改良无线电波传输技术直至成功。
科学发明过程中,无数伟人诞生的背后,有着更多失败的发明者,但是这其中的共性是企业家精神,通过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不断探索,为企业发展、行业发展与国家经济的转型埋下了种子。
正如麦克·阿瑟在《技术的本质》里提到的,经济因其技术而形成了一种生态,因此经济形成于技术。技术和集合在一起,然后创造一个结构,决策、活动、物流、服务流都发生在其中,在这中间,经济不断地从它的技术中创造自己,并且决定哪种新技术将会进入其中。也就是说,技术创造了经济的结构,经济调节着新技术的创造。
开启计算机时代的天才
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里写到,继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后,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于 20 世纪中叶爆发,其核心技术是电子计算机技术。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的机器,它不仅运算速度快、处理数据量大,而且能部分模拟人的智能活动。它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信息处理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社会的运作结构。为电子计算机奠定基础的是电子技术,而计算机的出现则带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1833 年,英国发明家巴贝奇谈起用蒸汽驱动计算的设想,并真的开始设计这样一台机器。巴贝奇声称,这机器若是做出来,可将计算行为机械化,甚至将思维机械化。
虽然巴贝奇的分析机设计很笨重——大约有 30 米长、10 米宽;仅能存储 1000 个数字,每个数字最多 50 位数,1 秒内都无法完成一个加法运算,但是这个分析机的原理却与现代计算机十分相似,“根据人的指令行事”相当于如今的计算机编程。
霍列瑞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规模数据处理装置,并于 1890 年成功应用于美国人口普查。霍列瑞斯的公司最终被一家企业合并了,这家企业后来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 IBM)。到 20 世纪 20 年代末,IBM 靠向企业售卖专用计算机器盈利,让这些企业能够将日常的数字计算工作自动化。但 IBM 的机器还不是计算机,也不是像布拉克逻辑机那样的机器。它们不过是被过分美化的大型计算器而已。
克劳德·香农在其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中解释了如何利用电力开关电路模拟布尔逻辑。受到该论文的鼓舞,IBM 的高管于 20 世纪 30 年代同意斥资制造一台基于机电式继电器的大型计算机器。他们给了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艾肯一笔在当时颇为可观的经费——50 万美元,用以研制 Mark I , Mark I 是一台受巴贝奇分析机的启发而设计的计算装置。巴贝奇设计的是一个纯粹的机械装置,相比之下,Mark I 是一个电力机械装置,它以继电器为开关,继电器阵列则作为数字存储空间。这台机器运行时噪声非常大,继电器不停地开关,咔咔地响个不停。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出现了一款新型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比之前的计算机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功能也更强大,微机进入了各个生产环节,并开始向办公室和家庭渗透。不久之后,计算机的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使得计算机在功能、效率和小型化几个方面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由此,计算机不再是军事和大型企业的专属品,而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总结
当我们审视科技发展史的演进时,看到的其实是我们的过去。我们始终绕不开蒸汽时代,蒸汽时代促进了人类生产力大发展,我们后来的技术成果——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等如果追本溯源,都是来自蒸汽记忆。
如今,我们拥有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工具——计算机技术,没有人比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人民拥有更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了计算机技术,才能在此基础上做更多场景化尝试。
对于 Authing 来说,蒸汽记忆是我们奋斗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期望中国互联网/信息产业变得更好;我们热衷于做更难、更有价值的事情,期望更源远流长的影响社会;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应该用来提效,解放人类,娱乐科技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最终还得回归现实(工作),ToC 是毒品,ToB 是所有人回归现实后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