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打造高效身份管理
博客/Authing 动态/IT 历史上的今天:中国发出首封电子邮件
IT 历史上的今天:中国发出首封电子邮件
Authing 官方2022.09.14阅读 1089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听到中国的声音,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真实写照。看似寻常巷陌,实则栉风沐雨。

过去存在于现在,现在存在于未来。“0”与“1”之间产生的火花可以追溯百年,“yes”与“no”背后的热忱也能跨越万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IT 史上的今天为镜,可以洞察科技蓬勃发展的源动力、了解当今风云变幻市场可能的真相、洞察未来可能的趋势。

01

1987 年 9 月 14 日,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

图片 “写点什么呢?国内正在改革开放,我们应该传达中国人要走出去的信息,向世界问好,如何?”

1987 年 9 月 14 日晚上,北京车道沟十号院中一座树木掩映的小楼里,李澄炯教授等 13 位中、德科学家聚拢在一台西门子 7760 大型计算机周围,进行电子邮件的试验发送。

这座小楼,就是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所在地。在这里,CANET(中国学术网)正式创建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 9 月 14 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第一封从中国发出的电子邮件

这封电子邮件是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 ITAPAC 设在北京侧的 PAD 机,经由意大利 ITAPAC 和德国 DATEX―P 分组网,实现了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连接,通信速率最初为 300bps。

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维纳·措恩教授输入了邮件的接收地址,包括 10 位德国科学家的电子邮箱。邮件的内容是由英文和德文两种文字书写的,内容是由时任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澄炯教授提议的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不过,第一封邮件的发送,并非一帆风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外籍高级顾问安玛莉从上千万条数据信息中查找到,邮件首先被发送到了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然而,邮件副本显示是 1987 年 9 月 20 日 20 时 55 分(北京时间)发出的。

难道这封邮件漂洋过海了整整一周?

中国—西德国际联机系统的项目负责人阮任成曾向媒体解释,“我们的大型计算机要呼叫意大利的打包分包器,告诉它‘我有事儿找你’,但是我们呼叫得太频繁了,对方反应不过来,回过来就是一串问号。只要在两次呼叫中间停一会儿就好了。”

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障碍,让原本能在 14 日就成功发送的邮件推迟到 20 日。

对于“究竟是谁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争议,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表示:“关键不在于是谁发出的第一封邮件。这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资料来源:CNNIC、中国科学报

02

1959 年 9 月 14 日,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

图片 1959 年 9 月 14 日,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 104 机在北京试制成功。该机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七机械工业部和部队的科研人员与北京有线电厂(738 厂)密切配合完成。

104 机共有 4200 个电子管,4000 个晶体二极管,由 22 个机柜组成,它的字长 39 位,每秒运行1万次。它的软件包括检查程序、标准子程序库、自动更换地址程序以及算法语言与编译系统。

至此,中国的大地上有了第一台自己的通用电子计算机,并且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了当时日本计算机,与同期英国已开发的最快的计算机相比也毫不逊色。

除了以苏联 БЭСМ-Ⅱ 为蓝本制造的 104 机,同期中国还进行着仿制苏联 M-3 机的工作。1958 年 8 月 1 日, 在苏联帮助下,中科院计算所和 738 厂合作,成功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当时,中科院副院长张劲夫看了 103 机演示运算,给它取了个小名“有了”,因为中国从此有了计算机。

103 机内部情况

这些得益于 《国家 12 年科技远景规划》(1956 年),其中计算技术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采取中苏合作模式,由苏联提供图纸和专家,帮助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计算技术。

实际上,103 和 104 机都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它们的相继推出,标志着我国初生的电脑事业蓄势待发,并为我国解决了大量过去无法计算的经济和国防等领域的难题,填补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空白,是我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资料来源:中国计算机学会

关于 Authing

Authing 是国内首款以开发者为中心的全场景身份云产品,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完善安全的用户认证和访问管理服务。作为云原生架构下的身份云产品,Authing 在产品创建初期,目标就是服务亿级的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客户,轻量级、易部署、低消耗、技术栈成熟,运维易的云原生技术产品架构,成为了 Authing 的首选。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行业身份管理

「解决方案」以及「最佳实践案例」

文章作者

avatar

Authing 官方

0

文章总数

authing blog rqcode
关注 Authing 公众号
随时随地发现更多内容
authing blog rqcode
添加 Authing 小助手
加入 Authing 开发者大家庭
To create a perfect identity system
Online
How do you create a complete identity system?
Communicate Now
authing
Add Wecom to receive industry information
authing
authing
Download the Authing token and experience fast login authentication!
Free Trial
Online
Phone